• 兩會總結:“食品安全”問題怎么說

    2015-03-16 13:32:26 來源: 北京青年報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全國兩會,如果不談食品安全的話題那是不可能的。3月8日,“兩會議食廳:2015年兩會代表委員食品安全懇談會”在京舉行。

      從2012年至今,“兩會議食廳”活動已舉辦三屆。今年,來自食品行業的多位代表委員、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食品行業專家及科技界人士,就“中國食品安全形勢如何面對‘新常態’”的主題展開了深度討論,討論話題則圍繞《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保險、食品藥品安全科普教育等熱點展開。

      陳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法制司副司長)

      《食品安全法》最快或上半年出臺

      2014年的6月和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議就《食品安全法》分別進行了一審和二審,預計今年上半年,可能出臺這個修訂后的《食品安全法》。

      此次修訂,更加突出預防為主。一是增加了食品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則,在新的《食品安全法》里專門有原則的條款;第二是完善了一些基礎性制度,包括監測計劃、監測結果通報,明確了風險評估;第三是增加了全過程的控制;第四是增加了食品安全自查自檢,在預防為主的全過程控制中,企業要實行自查制度。

      在創新監管方式上,增設風險分析管理制度,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制度,責任約談制度,實行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公開公報制度,增設臨時限樣值和臨時檢驗方法,細化食品安全責任追究的情形,對瞞報、謊報食品安全事故,國家規定查出的這些安全事故,不履行監管職責的,導致重大安全事故、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等方面有了明確規定,同時強化了對新聞核實的引導。

      在嚴格法律責任方面,首先是強化了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明確提出食品生產經營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對其生產經營的食品安全負責。規定了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食品追溯體系。對召回的食品,要采取無害化處理,預防再次流入市場。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明確其食品安全責任。強化了對嬰幼兒配方食品的監管。要求生產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的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和其他特別專供特定人群食品的企業按照良好的生產規范來進行生產。

      此次修改在嚴懲重處違法違規行為方面增加了行政拘留,實行最嚴厲的問責制。這個問責是從企業問責,然后問責政府,然后問責監管部門,然后問責技術支撐部門,然后問責媒體。比如說對一些非法添加的、違法使用劇毒農藥的,情節嚴重者將處行政拘留。在處罰方面,修改的《食品安全法》提高了行政罰款的額度。同時規定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終身不得從事食品安全經營工作。此外,還增補了部分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包括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標注虛假生產日期,生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添加劑等。

      賴學佳:(全國人大代表、南方黑芝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農副產品應納入《食品安全法》監管范疇

      《食品安全法》這次修改,涵蓋了全程監管、加強懲罰的力度。但其實大量的農副產品或是農副產品的加工企業,監管上還是有些問題。因為上游農副產品的品質關乎下游食品企業產品質量,希望新的《食品安全法》考慮將其納入監管范圍,進行通盤監督和管理。目前農副產品仍屬于《農產品質量法》管理范疇,相比于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現行監管辦法在處罰等方面過于薄弱。上游農副產品本質仍屬于食品,其品質高低對下游食品企業產品質量影響巨大。他希望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能將農副產品納入監管范疇,進行通盤管理,避免出現“下游倒逼上游”的情況。

      高伏:(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巡視員)

      “新常態”下的食品安全要抓住工業環節

      “新常態”下,我們的食品安全工作要抓住工業環節,核心是圍繞提升發展的質量,要在結構調整,新技術的運用,依法治業,加強自律檢查,實施品牌戰略,優化發展環境等方面做好工作。

      我國食品產業結構布局散、企業小、水平參差不齊的情況還比較突出,調整產業結構要提高大企業、大集團、產業園區的比重,要加深和提升面向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的建設,要鼓勵新的食品產業業態的發展,并且通過政府的規劃、政策、標準等等手段來推進這方面的工作。在食品產業領域還要加深新型工業化的食品產業和現代化的農業產業協同發展,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加強全產業鏈的發展,加強原料基地、質量保障方面的建設。

      在產品結構調整方面,就是更多地運用新技術、新資源、新原料來生產更安全、更好的產品。另一方面要依法治業,提升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加大《食品安全法》貫徹實施力度,讓全行業知法、懂法、守法、學法、用法,同時要在企業內部完善與法律相適應的管理制度和規范標準。同時建議,企業要加強自律,誠信經營,大力實施品牌戰略,提升軟實力。

      嚴衛星:(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

      食品安全風險交流應形成社會共治

      食品安全整體向好態勢,與公眾認知成反比的主要原因,是風險交流工作還有不足。希望能通過企業界、科學界、媒體界共同努力,形成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局面。

      目前我國食品安全形勢屬于穩中向好。各方為此也做了很多工作,公眾應該對食品安全問題保持信心。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形成一種社會共治的局面,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風險交流。目前,風險交流還沒上升到法律層面,而且政府在發布信息時也屬于單向傳播,只有政府部門之間、政府與科學家、政府與企業、政府與媒體、政府與公眾等形成互動,才能算是真正的食品安全風險交流。

      建議將風險交流納入法律層面,并且在風險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建立起配套的制度體系、工作網絡。

      孫寶國:(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副理事長)

      食品安全態勢向好輿論趨于理性

      目前我國的食品安全態勢整體向好,社會輿論正趨于理性客觀。但對于食品安全熱點事件,仍需用科學的辦法來解決問題。對于時下關注度較高的食品安全科普,我想提幾點建議:

      第一,政府要重視和主導,要加強食品營養知識、食品安全知識的科普?,F在我們很多大人,也缺乏最起碼的食品營養知識。

      第二,食品領域的科學家應主動、客觀、公正地參與食品科普,解決食品安全的熱點事件,普及食品安全的知識。但要在自己擅長的專業領域,不能不懂裝懂,不能強詞奪理。

      第三,大企業要帶頭做科普,并且把科普體現在產品中。要告訴消費者生產的食品里面有什么,但不要說食品里面沒有什么。比如,某一種食品當中沒有食品添加劑,那完全是可能的,沒有必要炫耀。

      對于食品安全風險交流,要通過加強食品安全風險交流,來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并由此來提高消費者的科學素養、法律素養。

      范現國:(全國人大代表、今麥郎日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企業要生產出“可以給自己孩子吃”的食品

      企業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要做到“守住良心底線”;在把好原料選擇,確保食品安全的同時,學會用科技手段提高產品價值,獲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食品安全保障管理是系統工程,其中原材料的選擇尤為重要。企業要生產出“可以給自己孩子吃”的食品,不能出現為了節約成本而忽視原材料選擇的情況。

      創新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重要標志,以方便面產品為例,簡單增加售價,不會讓消費者感覺到產品應有價值。今麥郎今年下半年要推出一款顛覆性的方便面產品,我的孩子也在參與產品試吃,希望產品出來后大家多提意見。

      說到近來頗受關注的食品安全教育話題,我認為,食育教育應從娃娃抓起。希望通過在中小學開展食育教育,提高青少年兒童食育知識,促進全社會對食品安全事件的理性看待,避免出現因不當食品安全信息出現造成恐慌情緒。食品安全是一個專門的學科,如果對這個學科不了解,就會出很多問題。所以食品安全知識的普及,就像足球一樣,應該從娃娃抓起。食品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以方便面為例,就涉及原料的把關、添加劑和包裝的安全等,這就需要相關知識的教育。如果把食品安全比喻為一條項鏈,項鏈上的眾多珠子需要一根線把它們串起來,而這根線就是食品安全知識,無論是消費者還是企業、政府監管部門,都需要掌握這些知識。

      食品安全關系老百姓切身利益,個別人故意炒作食品安全事故,是非常不道德的,實際上是故意制造恐慌。食品安全是一個比較專業的學科,不能隨意發布食品安全信息,管理部門在發布信息的時候,也一定要確保信息的準確性。

      陳君石:(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

      輿論影響政府對食品安全的監管重點

      《食品安全法》實施快六年,政府和食品行業做了很多事情。以三聚氰胺事件為例,政府下大力氣整頓了乳品行業,乳品行業目前在產品質量安全上有了很大改觀。但是,老百姓一點不領情。

      對于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的進步,公眾的反饋仍然比較擔憂。通過“金箔入酒”事件可以看出,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很高,而且正在影響主管部門的決策和監管重點。我們所取得的進步是真的,老百姓的感受也是真的。用風險交流專業名詞來講,這個信息的反差相當大,任何國家都沒有這樣一個信息不對稱的狀況。我不想做解釋,我就提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驅動了我們政府往這方面去投入。我們現在的政府不是沒有規劃、沒有政策、沒有方向,但是往往會受到輿論的左右。

      黃修柱:(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管局應急處處長)

      應從三方面正確評價農產品安全狀況

      農產品到底安不安全,應該從執行的標準、安全情況趨勢、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三方面判斷?,F在我國農產品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已經有八千多項,基本上能滿足我們所有農產品保障安全的需要,而且很多標準的限量值比發達國家還要嚴。

      目前我國農產品安全狀況已經有非常大的改善,第一是檢測合格率,2001年是60%,現在是96%以上;第二是中毒事件的數量越來越少了。從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看,我國農產品風險監測的網絡已經非常健全——從2001年開始到現在,已經覆蓋了絕大多數的城市、產區,基本上把所有的農產品都納入了監測范圍。為了解決農藥殘留問題,我國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一些地區建立針對農民施肥打藥問題的專業服務機構,推動綠色生產,發展現代農業等。

      馮恩援:(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

      將建立餐飲服務平臺進行齊抓共管

      餐飲業的食品安全保障,受上游原材料質量影響較大,與食品制作工藝、冷鏈運輸等也有密切聯系。2014年中國餐飲業零售總額實現了27860億,增速為9.7%,2015年要沖破3萬億的零售總額目標。但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增速為24%,之后滑落到最低點:2013年的9%,去年,下滑的速度得到抑制,餐飲業在大眾餐飲的拉動下,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未來希望有更多的餐飲服務平臺出現,便于食品工業和餐飲服務業形成對接,達到齊抓共管的目的。

      李奇:(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一輕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提高食品行業準入門檻 加大農村地區監管

      政府部門在監管時應該將農村地區、小型企業、作坊式生產列為監管重點,并且提高準入門檻?!妒称钒踩ā返膶嵤┮约罢块T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視,都讓我國食品安全現狀逐漸好轉。但一些城市的邊緣地區、農村地區,由于從業者素質不高、在食品生產規范上的把控不嚴等都容易造成一些食品安全問題。我建議,盡管政府鼓勵創業,但監管部門仍需對食品行業準入提高門檻。“對涉及到人命關天的這種行業,還是應該有所謹慎,也希望我們規范管理上的制度建設,因為關系到食品安全的問題”。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食品安全 問題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