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質期不是食品安全“保險箱”

    2015-08-03 09:24:51 來源: 紅網(長沙)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確實太氣人。”周先生說,自己7月30日下午兩三點的時候去卜蜂蓮花超市購物,正好和鄒姓母女一起買面包,卻在三輝麥風牌面包貨架上發現一個疑似發黑發霉的面包。周先生說,“那批面包是7月9日的,保質期40天,是還沒過期。”當時鄒媽媽就質問營業員為什么超市銷售變質面包,營業員卻告訴她,只要沒過保質期的面包都可以吃。(8月1日《重慶晚報》)

      “只要沒過保質期的面包都可以吃”,這句話似是而非,一方面,是營業員對顧客發現疑似發黑發霉面包后的敷衍應付;一方面,是營業員在玩弄食品“保質期”的概念:只要在保質期內,說明質量就沒有問題。

      事實上,所謂“保質期”是由生產商提供,并標注在限時使用的產品上。在保質期內,生產商對產品質量符合有關標準或明示擔保的質量條件負責??梢?,保質期只是一種質量的保證和承諾。一般情況下,保質期是識別食物等產品是否變質的標準,但這只是食品安全的一種應然但非實然狀態,不代表保質期內的食品就一定安全無憂。由于運輸、保管、存放不當,氣候、溫度、環境等條件變化,以及開啟食品包裝等,都會造成食品的過早變質乃至腐敗。

      所以,保質期是商家的一種承諾、一種提示,告知產品的最佳銷售和食用期,但不等于產品質量安全進入了“保險箱”,不排除未到保質期但事實上食品已經變質,而不能食用。當然,也不排除有另外一種情況存在,即過了保質期的食品仍然沒有變質,仍然可以食用,而不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對此,我們也要辯證地看待。

      但是,面對顧客指出面包發黑霉變問題,營業人員應該引起重視,認真對待,檢查黑色不明物體究竟是機器包裝時弄上去的,還是霉變質量問題。而不是無視客觀事實,忙著拿未過“保質期”來搪塞應付消費者。同時,保質期內的食品也可能提前變質,這對營業人員來說應該是一種常識,“只要沒過保質期的面包都可以吃”,無疑是不負責任的,是對消費者權益的漠視和忽悠,反映出商家和從業人員的經營不誠信。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保險箱 保質期 食品安全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