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解讀:食品安全法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對進場銷售的食用農產品進行抽樣檢驗的規定。
★立法背景
本條規定為此次修改新增加的條文。食用農產品不同于加工食品,一般具有鮮活、易腐、無包裝或者簡易包裝、保存期短等特點,所以食品安全法對食用農產品進入市場銷售規定了特別的管理制度。
★條文解讀
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是以糧油、畜禽肉、禽蛋、水產、蔬菜、水果、茶葉等食用農產品為交易對象,為買賣雙方提供長期、固定、公開的批發交易設施設備,并具備商品集散、信息公示、結算、價格形成等服務功能的交易場所。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是我國改革開放以后形成的商業業態,是食用農產品流通的主渠道,食用農產品的70%以上經過批發市場進入百姓的菜籃子。農產品批發市場分為一級批發市場、二級批發市場和三級批發市場。一級批發市場,是直接從產地收購農產品、向中間批發商或代理商銷售的批發市場。二級批發市場,其批發商從一級批發市場采購農產品,再銷給中間商或零售商。三級批發市場,其批發商從二級批發市場采購農產品,再銷給零售商。正是由于批發市場是食用農產品銷售的主渠道,所以需要在保障入場銷售的食用農產品安全方面承擔責任。根據本條的規定,批發市場的主要責任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對進場銷售的食用農產品進行抽樣檢驗。抽樣檢驗是指在銷售的食用農產品中隨機抽取樣品進行檢驗,從而確定所銷售的食用農產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檢驗方式。履行這一職責,批發市場應當配備檢驗設備和檢驗人員,如果因為條件所限無法配備,也可以委托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抽樣檢驗。符合食品安全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檢驗”一章的規定,是指按照國家有關認證認可管理規定,取得資質認定的食品檢驗機構,或者在2009年食品安全法頒布以前,經農業、質量監督、衛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批準成立的食品檢驗機構。應當指出的是,對食用農產品進行抽樣檢驗,既可以采取一般實驗室檢驗方式,也可以采用快速檢測方式。
二是通過抽樣檢驗發現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應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并向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對于通過抽樣檢驗,發現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因為不是執法部門,所以無權對銷售者予以處罰,但應當要求銷售者立即停止銷售,并向當地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對于批發市場沒有履行上述職責的,根據食品安全法第130條的規定,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相關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37條(待續)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7-07)食品安全法:保健品宣傳功能應具科學依據
- (2014-07-08)面對食品安全法大修 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是根本
- (2014-07-15)食品安全法首次修訂 失職官員將引咎辭職
- (2014-08-08)“最嚴”《食品安全法》能否改善食品安全現狀
- (2014-11-21)食品安全法修訂不宜保守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