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行業食品安全監管探求
餐飲安全是關乎我國民生實際的大事,也是社會穩定的因素之一。近些年來,我國餐飲行業在各級政府的重視下,總體呈現了好的發展勢頭,餐飲行業的規模也在逐漸擴大,質量也在穩步的提升過程中。但是由于監管體系的不完善,仍然會有食品安全事件的情況出現,作為監管部門應該實時進行監督,找到問題所在,具體解決。
餐飲行業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
餐飲行業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其中有食物原材料的采購、食品的加工制作、消費者進行消費購買這樣幾個環節,每一個環節的監管不力都會引起食品安全的問題。首先是原材料的選擇和購買,在我國的自然生態大環境下,工業的發展,導致了水、土壤等方面都收到了影響。工業化的生產環境下,會對環境產生極大的影響,土地中的金屬含量超標,農業灌溉水資源的質量得不到具體的保障。在莊稼生長起來后,對于植物的殺蟲農藥又使用量超標等等,這是在植物方面。在食物原材料的肉類方面,也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其次,在食品的生產加工環節中,食品添加劑的過度使用,過期食物的加工生產,完全罔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在最后的食品銷售服務環節,餐飲行業人員對于食品安全的責任意識不強,并沒有對食品進貨設立一個專門的賬冊,有一部分人員拒絕執行索證索票制度和食品安全質量的安全承諾制度,也不愿意在客人用餐結束或者購買結束時主動提供發票,或者直接拒絕提供發票,這樣的話就造成食品采購無證可查,尤其是一些黑心作坊里流傳出來的一些熟食制品。還有一些經營者食品安全的思想意識極差,缺乏專業的安全食品操作手法,極易發生食品污染。
一般進行食品投資時,資金投入都不大,餐飲業可以說是技術含量不高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一般以家庭經營為主,因此在沒有經過正式培訓的情況下,對于食品安全方面也都不是十分看重。首先是功能分布不合理,操作間小不達標,各類功能區混在一起,尤其是一些城鄉結合部地區這種現象更是比比皆是。其次是衛生問題的不達標,廢棄物的隨意堆放,餐館設備簡陋,無法對于維持餐廳衛生,清潔設備配備不全,消毒設施落后或者基本沒有,食物污染嚴重。最后就是企業安全管理不到位。餐飲行業人員缺乏基本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認識,對于從業人員的要求不到位。
加強餐飲行業食品安全監管的對策
加強餐飲行業食品安全的原材料采購環節的監管,進一步規范化食品原材料的購買渠道和安放。與此之外,建立供貨商監管制度,嚴厲食品和其原料的造假和售假行為。“餐飲行業可以根據烹制各種菜肴的實際要求,制定各類原料的采購標準,并堅持使用[1]。”督促餐飲服務提供建立完整的進貨加工售賣體系,在其中建立相關環節的發票提供和查驗制度等,嚴格控制食品安全的源頭。其次,對于食品加工環節的管理。將風險進到最低化。
首先就是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按照不斷更新的理念,進一步對餐飲行業中的各項制度。其次,盡快制定餐飲行業安全標準的腳步。還有就是執法隊伍的加強和擴大。食品安全的監管的有效程度和監管隊伍的質量是分不開的,做到公正執法。最后就是加強關于餐飲食品的安全培訓。
餐飲企業需要在食品安全方面建立風險評估體系,在食品的各個環節都有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造成食品安全的不確定性,可以引入“HACCP”系統,對于各類食物的生物化學等危害都進行控制。并且餐飲行業都應該有一套自檢系統,做到政府管理和自身的雙重管理,提高食品安全性。
河北省衡水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稽查局 馬國榮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家樂福與您一起努力建設食品安全誠信
- (2014-06-16)以誠信保障安全 中國食品安全誠信宣言大會在京召開
- (2014-06-16)張志剛:提高誠信自律,共為食品安全獻計獻策
- (2014-06-17)食品安全治理:挖根去皮方得實質效果
- (2014-06-17)搞好食品安全農產品生產是關鍵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