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殊食品合作發展國際會議”今天在京舉行
國家領導人明確提出“四個最嚴”
滕佳材說,保障食品安全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也是世界各國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肩負的神圣職責。作為全球食品生產大國(也是食品消費大國),中國的食品安全有著特殊意義,面臨著和很多國家不同的挑戰。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國家領導人明確提出了“四個最嚴”,即“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來全面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來,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切實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效能。自2010年起至今,國務院先后設立了國家食品安全委員會,并組建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2015年全國人大又通過了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標志著中國食品安全工作的法治化進程又邁出了一個重大的步伐。為了全面貫徹落實新食品安全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緊緊圍繞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和人民群眾的新要求,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方法,完善配套法規制度。
滕佳材指出,當前中國特殊食品的市場發展很迅猛。在市場需求方面,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健康需求迫切且多樣化,市場開發潛力巨大,將是全球特殊膳食生產企業一個發展的沃野。同時,我國特殊食品行業具備全產業鏈的研發制造能力,在原料供應、產品加工等方面,已經成為全球供應鏈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以食品安全法為根本宗旨,以維護公眾健康的權益為出發點,秉持法治與科學、管理與服務并重的理念,重點解決行業發展和監管中突出的問題,促進了產業整體健康可持續發展。”滕佳材表示,“我們將對內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質生效,提升國際行業的競爭力,對外加強國際合作交流,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共同促進全球大健康行業的發展。”
他說,要實現食品安全有效治理,除了要高舉法治的“大旗”,始終對故意制售有毒有害和假冒偽劣產品違法犯罪行為保持高壓打擊態勢之外,還要進一步加強源頭治理,深化交流合作,通過推動食品產業優化升級,實現食品安全形勢的根本好轉。這就需要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專業技術機構和人才、國際社會等社會各界目標一致,積極參與,共同努力。
滕佳材最后說,中國將繼續深化與世界各國監管部門的交流合作,學習借鑒各國先進的食品安全監管法律制度、標準體系、技術法規、管理規范。“愿與世界各國的監管部門一道建立更加順暢食品安全信息的共享機制,協調技術標準和有關的規則,搭建有效的全球食品安全的治理平臺。”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7-03-31)2017廣州國際檢驗檢測論壇在白云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 (2014-07-18)2014(第五屆)中國食品安全高層對話在京舉行
- (2014-07-23)“外來”快餐店,緣何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如此多?
- (2014-07-29)福喜為中國食品安全教育出資千萬,目的何在
- (2014-07-30)食品安全專家陳君石:解讀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四大誤區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