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合理選擇奶類和奶制品
隨著如今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健康意識的增加,很多中小學生已經養成了喝牛奶的習慣,同時更多的人也加入到這一領域中來。不過和日常生活中其他的行為類似,喝牛奶也需要科學的引導,通過實踐培養其性能。本文圍繞市場上面的常年奶類與奶制品,論述其優缺點與特征,引導百姓進行合理的選擇。
奶類
奶類絕大部分為牛奶,而且為純鮮奶,如今鮮奶已經不再是奢侈品,而是生活中的日常食品,含有較為豐富的優良蛋白質、各種的維生素等。所以在選購牛奶的時候需要優先考慮鮮牛奶,其經過一系列消毒、加工之后得到。純鮮奶不能摻水,也沒有任何的化學添加劑。對于一般的消費者來說,需要做到如下幾點:首先為購買牛奶與奶制品的時候,一定需要去正規的超市與商場,千萬不能貪圖便宜,小販與地攤等不正規的渠道不能購買;其次為購買的時候需要注意包裝盒上面的生產日期與保質期,不能過期使用;再次為反映鮮奶最為重要的營養指標為脂肪≥3.0g;最后為開啟包裝引用前,需要注意奶液的理化形狀是否符合要求。
奶制品
奶粉是最為主要的奶制品,其含有全脂與脫脂兩類。全脂奶粉是用鮮奶直接加工而成,奶粉基本繼承了牛奶營養、易消化與吸收等優點,為良好的營養食品。目前的奶粉采用高溫噴霧法制成,脫水速度快速,時間短,為此營養成分損失少。不過有的小企業采用老式工藝制作,營養物質流失較為嚴重,不值得購買。
脫脂奶粉制作的工藝與全脂奶粉類似,不過脫水前將奶粉中的脂肪脫去,由于脫脂,為此每100g奶粉中的蛋白質、乳糖的比例含量更高。對于中老年的新陳代謝機能降低,喝脫脂奶粉有助于降低血脂代謝紊亂的危險。不過有一些銷售商利用人們懼怕脂肪攝入會導致肥胖的心理,過分宣傳脫脂奶粉的優越性,這是一種誤導,特別是對于兒童少年來說,是較為片面的。
煉乳由鮮牛奶經過加工而制成,鮮牛奶經過減壓等措施,將牛奶壓縮到原來體積的2/5,再加白糖制成。甜煉乳與純鮮奶、奶粉不同,兒童不能多喝,這是因為其糖含量比較高。煉乳的優點不僅僅可以促進食欲,同時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等可以在胃內部經過胃酸、凝乳酶等作用,生成乳凝塊,為此比鮮牛奶更為容易消化與吸收,適合于消化功能較弱的人群。在煉乳的加工過程中,賴氨酸、維生素等有一定的損失,為此喜歡經常喝煉乳的人群,最好選擇對于賴氨酸、維生素進行強化的煉乳。
酸奶為一種發酵的食品,是鮮奶中加入一些發酵劑,經過一段時間的發酵進而制成的奶制品。鮮奶、脫脂奶、全脂或脫脂奶粉等,都是可以作為酸奶的原料,只是在發酵菌的利用方面具有不同的工藝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酸奶與牛奶一樣,為一種較為容易腐敗的食品,為此人們不僅需要多喝酸奶,充分發揮其積極的功能,同時還需要學會識別酸奶。對于生活經驗不足的兒童和青少年,可以將合格的酸奶與變質的酸奶放在一起,用自己的視、聞、嗅等感覺器官,就可以十分容易地找到破綻。好的酸奶為淡黃色或乳白色,乳凝塊細膩、均勻。聞上去有一股特有的清香吃起來較為酸甜可口。變質的酸奶主要的表現為呈流質狀態,不凝塊。有的酸而不甜,甚至具有一股酒的發酵味道,更有的顏色深黃。在酸奶變質之后,不能抱著僥幸的心理食用,需要丟棄。
奶油與奶酪都是乳制品,不過性質與作用具有較大的區別,奶油是由牛奶中分離的脂肪加工而成,主要用來制作奶油蛋糕等。兒童少量地吃奶油,可以促進食欲,增強能量的攝入。但是因為其動物性脂肪的含量比較高,攝入過多的話容易引起肥胖,為此不能過多攝入。
奶酪同奶油完全不同,其含有優良的蛋白質,奶酪可以用于佐餐或者是拌食蔬菜水果等,還可以直接飲用。不過不能夸大奶酪的營養作用,首先其營業素的成分不全面,比如缺乏纖維素、水溶性維生素等,為此在合理膳食的情況下,同其他食物配合才可以發揮其優勢;其次為奶酪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少脂肪。過多的食用奶酪,也會造成能量過剩。
消除對牛奶認識的誤區
不能將乳飲料當作牛奶。廣大消費者需要清醒的認識到,含乳飲料其本質上同其他的飲料一致,只是具有飲料的作用;要想充分利用牛奶的營養功能,只能是依賴于純鮮奶,為此要對相關產品合理地使用;經常大量的飲食名不副實的含乳飲料或其他的飲料,是導致兒童肥胖的原因。
不能盲目地偏信高加工奶。如今市場上面的奶制品種類比較多,學生與家長等對于高加工奶需要具有清醒的認識。如果該商品真的符合自己的特殊需求,產品的質量以及價格適當,可以食用,有條件的還可以與純鮮奶比較。在提升營業知識基礎上,選購的時候認真地依據產品介紹上的食物成分表,尤其是需要注意其添加的成分量與模式。
最為安全與實用的方法還是以像購買糧食一樣的態度去購買并飲用純鮮奶,因為其是來自于最接近于自然狀態的新鮮奶。很多的高加工奶因為多次的加工,反而會丟失一些重要的成分,加入的其他成分并非為自身所需,有的時候還會因為過量攝取而危害其健康。
王元灝 威海一中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10-28)近海污染嚴重 科學家警告:30年后,或“無魚可吃”
- (2014-11-24)中美科學家就轉基因食品安全展開激烈探討
- (2015-09-11)三門在浙江首推“聯保式”食品安全責任保險顯成效
- (2016-07-06)關于“著色劑”的科學解讀
- (2016-07-27)關于肉制品肉毒桿菌污染的科學解讀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