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二)

    2014-12-31 15:02:14 來源: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第五章 食品檢驗

      第七十七條 食品檢驗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認證認可的規定取得資質認定后,方可從事食品檢驗活動。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食品檢驗機構的資質認定條件和檢驗規范,由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

      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整合食品檢驗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第七十八條 食品檢驗由食品檢驗機構指定的檢驗人獨立進行。

      檢驗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并依照食品安全標準和檢驗規范對食品進行檢驗,尊重科學,恪守職業道德,保證出具的檢驗數據和結論客觀、公正,不得出具虛假的檢驗報告。

      第七十九條 食品檢驗實行食品檢驗機構與檢驗人負責制。食品檢驗報告應當加蓋食品檢驗機構公章,并有檢驗人的簽名或者蓋章。食品檢驗機構和檢驗人對出具的食品檢驗報告負責。

      第八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食品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樣檢驗,并依據有關規定公布檢驗結果,不得實施免檢。進行抽樣檢驗,應當購買抽取的樣品,不得收取檢驗費和其他任何費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執法工作中需要對食品進行檢驗的,應當委托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并支付相關費用。

      第八十一條 對依照本法第八十條第二款規定實施的檢驗結論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檢驗結論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在公布的復檢機構名錄中隨機選擇復檢機構進行復檢,并告知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復檢機構出具的復檢結論為最終檢驗結論。復檢機構與初檢機構不得為同一機構。復檢機構名錄由國務院認證認可監督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衛生行政、農業行政等部門共同公布。

      第八十二條 食品生產企業可以自行對所生產的食品進行檢驗,也可以委托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檢驗。

      食品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等組織、消費者需要委托食品檢驗機構對食品進行檢驗的,應當委托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

      第六章 食品進出口

      第八十三條 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對進出口食品安全實施監督管理。

      第八十四條 進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劑以及食品相關產品應當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進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經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依照進出口商品檢驗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檢驗合格。

      進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按照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的要求隨附合格證明材料。

      第八十五條 進口尚無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或者首次進口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由境外出口商、境外生產企業或者其委托的進口商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交相關的安全性評估材料。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的規定作出是否準予許可的決定,并及時制定相應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進口前款規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應當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提交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準予許可的決定;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進行檢驗。

      第八十六條 境外出口商、境外生產企業應當保證向我國出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并對標簽、說明書的內容負責。

      進口商應當建立境外出口商、境外生產企業審核制度,重點審核前款規定的內容。審核不合格的,不得進口。

      發現進口食品不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者有證據證明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進口商應當立即停止進口,并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實施召回。

      第八十七條 境外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對我國境內造成影響,或者在進口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中發現嚴重食品安全問題的,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應當及時采取風險預警或者控制措施,并向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衛生行政、農業行政部門通報。接到通報的部門應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國內市場上銷售的進口食品、食品添加劑實施監督管理,發現存在嚴重食品安全問題的,國務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及時向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通報。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應當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第八十八條 向我國境內出口食品的境外出口商或者代理商、進口食品的進口商應當向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備案。向我國境內出口食品的境外食品生產企業應當經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注冊。已經注冊的境外食品生產企業提供虛假材料,或者因其自身的原因致使進口食品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應當撤銷注冊,并予以公告。

      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應當定期公布已經備案的境外出口商、代理商、進口商和已經注冊的境外食品生產企業名單。

      第八十九條 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簽;依法應當有說明書的,還應當有中文說明書。標簽、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并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定的,不得進口。

      第九十條 進口商應當建立食品、食品添加劑進口和銷售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生產或者進口批號、保質期、境外出口商和購貨者名稱、地址及聯系方式、交貨日期等內容,并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應當符合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

      第九十一條 出口食品生產企業應當保證其出口食品符合進口國(地區)的標準或者合同要求。

      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和出口食品原料種植、養殖場應當向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備案。

      第九十二條 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應當收集、匯總下列進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并及時通報相關部門、機構和企業:

      (一)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對進出口食品實施檢驗檢疫發現的食品安全信息;

      (二)食品行業協會、消費者反映的進口食品安全信息;

      (三)國際組織、境外政府機構發布的食品安全信息、風險預警信息,以及境外食品行業協會等組織、消費者反映的食品安全信息;

      (四)其他食品安全信息。

      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應當對進出口食品的進口商、出口商和出口食品生產企業實施信用管理,建立信用記錄,并予以公布。對有不良記錄的進口商、出口商和出口食品生產企業,應當加強對其進出口食品的檢驗檢疫。

      第九十三條 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可以對向我國境內出口食品的國家(地區)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和食品安全狀況進行評估和審查,并根據評估和審查結果,確定相應檢驗檢疫要求。

      第七章 食品安全事故處置

      第九十四條 國務院組織制定國家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上級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以及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備案。

      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應當對食品安全事故分級、事故處置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預防預警機制、處置程序、應急保障措施等作出規定。

      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當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定期檢查本企業各項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隱患。

      第九十五條 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單位應當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事故發生單位和接收病人進行治療的單位應當及時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質量監督、農業行政等部門在日常監督管理中發現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關食品安全事故的舉報,應當立即向本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通報。

      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接到報告的縣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應急預案的規定向本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h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應急預案的規定上報。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食品安全事故隱瞞、謊報、緩報,不得隱匿、偽造、毀滅有關證據。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安全法 草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