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安全責任險已試點八年 強制執行時機未到

    2015-02-11 11:54:25 來源: 法治周末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工作將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但是專家表示,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試行8年多來,產品的投保率不高,食品安全責任險的推行存在諸多困難,而強制執行的時機尚未成熟

      備受關注的食品安全責任保險(以下簡稱食責險)終于落地。

      2月2日,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保監會)會同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嬰幼兒配方乳粉、網絡食品等食品企業納入首批購買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

      業內人士稱此舉標志著我國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制度初步建立,相關試點工作將在全國范圍內啟動。

      然而,法治周末記者走訪多家食品企業后發現,對于購買食責險,食品企業自發購買意愿低。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保險學系主任王緒瑾[微博]向法治周末記者表示,企業不愿購買食責險的主要原因在于違法成本低、消費者維權意識不夠,食品安全責任險試點工作若要順利實施,需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企業購買食責險意愿低

      “所謂食品安全責任險,通俗來說就是,如果一家企業投保了食責險,有消費者食用了這家企業的食物導致疾病,那么,消費者的看病費用在由該家企業墊付后,保險公司會按條款向企業進行賠償。賠償限額根據企業投保需求確定,費率一般根據保障額度、營業規模、業務類型、場所數量等因素綜合確定。”中國平安(68.88, 0.39, 0.57%)保險一位責任險的相關負責人李嶺(化名)告訴法治周末記者

      食責險的推出是為了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保監會此前表示,保險公司應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費用調查,確定保險基礎費率,建立費率浮動機制,充分發揮保險費率的杠桿調節作用,減少食品安全事故發生。

      事實上,食責險的試點工作早已開始。王緒瑾告訴法治周末記者,食責險已經在我國推行了8年左右。

      資料顯示,上海早在2012年就已推廣食責險。而到了去年年底,全國已有湖南、河南、江蘇、內蒙古、河北、浙江、山東、福建、湖北等省份試點食責險。

      在北京經營一家川菜餐館的王升(化名)告訴法治周末記者,他知道食品責任保險,但若非強制,他肯定不會買。

      “感覺沒什么用吧,這么多年了也沒見有顧客找回來,說吃壞肚子啥的。”王升說。

      王升意見并非孤例。

      “不僅是規模較小的餐館、飯店等,大型的餐飲企業、食品加工企業等對食責險也很少有積極主動購買的。”李嶺說。

      王緒瑾告訴法治周末記者,由于食責險不屬于強制性保險,該產品的投保率不高,食品安全責任險的推行存在諸多困難。

      “絕不是因為保費太貴。”李嶺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家小型餐館一年的食責險和其他財險費用加起來也就五六千塊錢,但幾乎沒有任何一家餐館會自愿購買。”

      “食品責任險在我國無法大規模推廣的根本原因就是法制不夠完善。”王緒瑾表示,“舉例來說,如果一個食品企業出了安全事故,若按照法律規定它要賠得傾家蕩產,這種情況下食品企業就有責任風險,有了責任風險它就愿意投保險。但事實情況是,很多食品企業即使有了安全問題,但消費者想打官司維權卻很難,這樣一來就導致責任風險小,沒有風險就沒有保險,不需要賠償的話,企業的投保意愿就會大大降低。”

      對此說法,李嶺表示認同:“中國的食品企業違法成本太低,導致對于食品安全事故的賠償也很低,在很多企業看來投保是沒有必要的;另外,消費者的維權意識薄弱,并且鑒定食品安全事故也相當困難,群體性食品安全事故可以鑒定,但是單獨的個人很難去鑒定是單一的食品導致自己身體不舒服等。所以維權就很困難。”

      除此之外,王緒瑾認為,監管部門也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我們的食品監管者往往是把食品監管部門當成主管部門,仿佛食品企業是子女,一旦出了事會盡力保護,這也降低了企業的違法成本。”

      食責險強制執行存困難

      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前預期不同,按照此次意見的安排,食品安全責任險并未被定義為強制險種。

      此前2014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2014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以下簡稱《安排》)中,要求“研究建立食品安全責任強制保險制度。制定出關于開展食品安全責任強制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確定部分重點行業、重點領域試點食品安全責任強制保險制度”。

      2014年11月,中國保監會草擬了《關于開展食品安全責任強制保險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

      安排和征求意見稿對于這個險種的定名中均包含“強制”二字。

      王緒瑾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強制執行食品安全責任險目前還有種種困難,出于各方面的考慮,目前只能先進行試點。

      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告訴記者,意見起草過程中最糾結的地方就在于是否作為像“交強險”一樣的強制險種來推廣。

      “從歷史上來看,責任險若涉及到第三方利益,政府干預的話是可以強制實行的;但問題來了,一旦強制實行,不盈利還會被罵,就像交強險一樣。”王緒瑾表示,“這違背了最基本的思維方式,我個人認為強制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方法,因為強制實行付出的代價是很高的,能不強制就不要強制。”

      “現階段經濟的發展下,企業對食險責沒有產生自發的需求。”李嶺表示,“食品安全責任險只是食品安全保證鏈條上的一個小環節,只有在生產環節、流通環節、消費者維權等各方面都有成熟完善的法律制度,各方面都有所進步后,食品安全責任險才能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否則食品安全責任險發揮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責任險 食品安全 時機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羞羞的视频在线观看|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7|国产小屁孩cao大人|精品18videosex性欧美|亚洲人成人伊人成综合网无码